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徐晓虎博士提出:职业规划要提前谋划

《淮海晚报》2020年7月31日讯(融媒体记者 潘晓晔)

“这些天我接待了50多个高考家庭,应他们的要求,对志愿填写出谋划策。”
淮安市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公派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徐晓虎博士昨日在接受淮报融媒体记者的采访时说,这50多个家庭和孩子各有各的情况。
让他感叹的共性问题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徐晓虎博士称,鉴于此,他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之际,希望给社会、家庭以及将来要走向高考的孩子提一点建议,希望大家科学理性地对待志愿填报问题,“事到临头才开始职业规划、填报志愿,已经晚了!”

对于正在和将要走入高考的孩子而言,徐晓虎认为,只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孩子的高考志愿填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是关注和建设好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对孩子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三是锻炼孩子个人管理的能力。”

如何才能建设好这三方面的内容呢?
徐晓虎认为,从社会和学校的角度而言,要将中学生生涯规划和综合评价系统落到实处。
“我在英国时了解到,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进行强制性的生涯规划,孩子在校期间会参与各种职业模拟练习、社会实践、团队建设活动,从幼儿园到进入大学前,一共有36次修改和调整职业方向的机会,力图帮孩子找到最适合于他们的职业。”

徐晓虎认为,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未来职业规划的影响最为重大。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两点——陪伴和以身作则。”他称自己在2015年女儿进入高一前从机关调入高校,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女儿高中这三年。

“这两天有个在云南做生意的老板找到我,请我替他的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规划高考志愿。言谈间这位老板对自己的‘成功’很得意,我却不客气地说,你没有对自己的孩子好好付出、陪伴过,孩子的成长已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你的人生并不那么‘成功’!”

徐晓虎建议各位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和尊重,在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以“契约精神”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前进,“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多学习、多看书。”

对于孩子而言,徐晓虎勉励道:
“人生没有终点,不要被所谓的‘成功学’洗脑,失败往往比成功更宝贵,因为它能带给你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机会。愿你们都能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科学规划的能力,拥有能给你们带来价值感的未来!”

媒体链接:http://szb.hynews.net/haby/hhwb/pc/content/202007/31/content_114590.html